本文目录
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分别是什么朝代、谁的、什么作品
第一行书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东晋
“天下第二行书”公认为唐朝的颜真卿所写的《祭侄季明文稿》,《祭侄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北宋
扩展资料: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正是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而这也是宋代书法大家米芾所提出的。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永和九年三月,也就是公元353年所创作。当时王羲之是会稽内史,他与朋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欢聚一堂,这些文人在一起当然离不开吟诗作赋,曲水流觞。而后,在集会结束以后,王羲之就将这次友人所创作的诗词歌赋全部整理成集,并亲自作序。在这篇序文中,王羲之不仅记载了这次盛会,更是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对时光流逝,宇宙之大的感慨,而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兰亭集序》。
后来历朝历代,无论是尊如皇帝,还是文人墨客,都对《兰亭集序》评价极高,像唐太宗也是对其推崇备至,甚至还想将其作为殉葬品,只是后来《兰亭集序》真迹就已经失踪,后来传世的也都是各种临摹版本。
从书法角度来看,《兰亭集序》也是公认的完美书贴,所用字体是行书,全文28行,324字,这篇书法文字遒媚飘逸,每个文字都十分精妙,点画有如舞蹈一般,给人感觉美不胜收。王羲之作为书法大家,经典作品也不少,但是最为出名的还是这副《兰亭集序》,而《兰亭集序》更是被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奉为极品。而且,这部书法作品也透露出东晋的书法文化,其字体圆转流美,可以很明显感觉到东晋楷书的成熟,在这副行书作品中隐隐蕴含着楷书的骨力。
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是毫无争议的,因为这幅书法作品完全符合书法的基本审美,正如古人评价“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最为难得的是笔法刚柔并济,线条变化灵活,懂得书法之人欣赏《兰亭集序》时,总能感受到一种非凡的艺术美感。
只是很遗憾,到现如今也没有见到《兰亭集序》的真迹,可能早已在历史中被毁坏了,如果《兰亭集序》真迹在世,那绝对是无价之宝。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什么这是谁的作品
一般来讲“天下第一行书”通常指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过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共同被称天下三大行书,风格各有不同,笔法也是各有千秋,不以第一来评论。
《兰亭集序》:
1、背景:《兰亭集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清)盛游之事,也有传闻,说此次“雅集”实际为一场秘密军事会议。
2、魏晋之风:王羲之被后世尊为“书圣”,他的《兰亭序》法帖更是被尊崇为“天下第一行草”,魏晋之风,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王羲之的书法更是从“形神兼备”发展到“离形神似”,其书从容娴和,气盛神凝,并由此而产生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格。唐太宗李世民曾称赞其是“尽善尽美”之作。
3、下落不明:唐朝之前,《兰亭集序》传至王羲之的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逝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消息传到唐太宗李世民耳中,便用计纳入囊中,传言唐太宗死后更是留下遗诏,将《兰亭集序》一同葬入昭陵之中。不过五代时期的温韬曾盗挖昭陵,他出土的宝物清单中并没有《兰亭集序》;另一则传言,则是说《兰亭集序》其实埋藏在葬有双帝(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乾陵,至今未曾现世,流传的皆为拓本。
《祭侄文稿》
1、背景:《祭侄文稿》本身为一篇悼文,天宝十四年(唐朝中期),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任河北郡守孤立无援,城破后,颜杲卿一门三十余口皆被屠戮,两年后颜真卿收复常山郡,仅找到了堂兄的一条腿骨和侄子颜季明的头骨,悲愤之下,写下《祭侄文稿》。
2、风格:范仲淹的《祭石学士文》曾说:“曼卿之笔,颜筋柳骨。”,指的便是颜真卿和柳公权,形容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而这篇《祭侄文稿》更是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因悲愤之下所作,所以时有涂抹,但其背后却是和着血泪,有着铮铮铁骨。
3、下落:《祭侄文稿》虽现存世间,但却难得一见,1949年初,国民党将其带往台湾,后曾借于日本展览,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保存。
《黄州寒食帖》
1、背景:苏轼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多次被贬,这篇《黄州寒食帖》便是苏轼在被贬至黄州后,在第三年的寒食节所作。寒食节即冬至后的第105天,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在这一天,人们吃冷食,祭扫祖先坟墓等,随着时代的演变,到宋代以后,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替代,此时的苏轼,在生活上穷困潦倒,在精神上也是郁郁寡欢,终不得志,以寒食节之情寄托自己惆怅孤独的心情。
2、风格: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又说:“天真烂漫是吾师。”这篇《黄州寒食帖》通篇书法起伏跌宕,一气呵成,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在此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3、下落: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后被日本收藏家高价收藏,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将其重金收回,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大行书风格不同,背景不同,《兰亭序》为酒后所作,追寻自我;《祭侄帖》悲愤之下,浓烈情感;《寒食帖》字字凄凉,难以得志。
曾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