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鸟各是什么鸟,
确切地说: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现生鸟类是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非洲鸵鸟,它的身高达2~3米,体重56千克左右,最重的可达75千克.但它不能飞翔.
许多人都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全世界的蜂鸟有315种左右,分布于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以及其间的众多岛屿上.它们的体形差异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鸟体长达21.5厘米,当然不能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了.而产于非洲的麦粒鸟的体长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约占一半,体重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等昆虫差不多,这样的蜂鸟才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鸟,它的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卵.
最小的鸟是什么鸟呢
蜂鸟(学名:Trochilidae)是属于雨燕目的蜂鸟科,体型小,能够以快速拍打翅膀(每秒15次到80次,取决于鸟的大小)的方式而悬停在空中,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的鸟。蜂鸟的飞行本领高超,也被人们称为“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吸蜜蜂鸟(学名:Mellisuga helenae)仅重1.8公克,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还有一种典型的北美蜂鸟红喉北方蜂鸟(学名:Archilochus colubris)重量约三公克左右,身长7.6厘米。蜂鸟中体型最大的是巨蜂鸟(学名:Patagona gigas),其体重也仅20克。
蜂鸟体强,肌肉强健,翅桨片状,甚长,能敏捷地上下飞、侧飞和倒飞,还能原位不动地停留在花前取食花蜜和昆虫。体羽稀疏,外表鳞片状,常显金属光泽。少数种雌雄外形相似,但大多数种雌雄有差异。後一类的雄鸟有各种漂亮的装饰。颈部有虹彩围涎状羽毛,颜色各异。其他特异之处是由冠和翼羽的短粗羽轴,抹刀形、金属丝状或旗形尾状,大腿上有蓬松的羽毛丛(常为白色)。
嘴细长,适於从花中吸蜜。刺嘴蜂鸟属(Ramphomicron)和尖嘴蜂鸟属(Chalcostigma)的嘴短,但是剑喙蜂鸟(Ensifera ensifera)的嘴极长,超过其体长21公分(8.25寸)之半。许多种类的嘴稍下弯。镰喙蜂鸟属(Eutoxeres)的嘴很弯。而翘嘴蜂鸟属(Avocettula)与反嘴蜂鸟属(Opisthoprora)的嘴端上翘。
在鸟类动物中,最小的蜂鸟体积比虻还小,体重只有2.5至3.5克,粗细不及熊蜂,卵重0.2克,和豌豆粒差不多。它的喙是一根细针,舌头是一根纤细的线;它的眼睛像两个闪光的黑点;它翅上的羽毛非常轻薄,好像是透明的;它的双足又短又小,不易为人察觉;它极少用足,停下来只是为了过夜;它飞翔起来持续不断,而且速度很快,发出嗡嗡的响声。
它双翅的拍击非常迅捷,所以它在空中停留时不仅形状不变,而且看上去毫无动作,像直升飞机一样悬停,只见它在一朵花前一动不动地停留片刻,然后箭一般朝另一朵花飞去.它用细长的舌头探进它们怀中,吮吸它们的花蜜,而且仿佛这是它舌头的唯一用途。人们看见它狂怒地追逐比它大二十倍的鸟,附着在它们身上,反复啄它们:让它们载着自己翱翔,一直到平息它微不足道的愤怒。有时,蜂鸟之间也发生非常激烈的搏斗。
世界上最小的鸟儿是什么鸟呢体重是多少呢
因飞行时两翅振动发出嗡嗡声酷似蜜蜂而得名的蜂鸟,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鸟类。最小的红隐蜂鸟和吸蜜蜂鸟体重不足2克,最大的巨蜂鸟重19-21克,其余蜂鸟大多重量在2.5-6.5克,体长在6-12厘米之间。蜂鸟有各式各样的喙部形态,不同长度和形状的鸟喙通常是识别其食用不同花卉的良好指标。蜂鸟有可伸展的分叉舌头,便于吸食花蜜。蜂鸟是典型的小脚鸟类,它们不能在地面行走,在栖木上变换位置也是通过飞行而不是行走。
蜂鸟身体上长着鳞片状的羽毛,一般为蓝色或绿色,下体较淡,有的雄鸟具有羽冠或修长的尾羽。雄鸟中,绝大多数为蓝绿色,也有的为紫色、红色或黄色。雌鸟体羽较为暗淡。蜂鸟科有两个亚科,隐蜂鸟亚科和蜂鸟亚科。隐蜂鸟一般呈褐色、灰色和红色,无虹彩色泽。蜂鸟亚科有呈红、橙、蓝、绿金属光泽的虹彩羽毛。虹彩主要集中于雄鸟的头部、上体和下体。一些雄鸟还有如鲜明喉斑、羽冠、细长尾羽等靓丽羽饰。
蜂鸟飞翔时两翅急速拍动,快速有力而持久,频率可达每秒50次以上。善于持久地在花丛中徘徊“停飞”,有时还能倒飞,与雨燕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和其他鸟类一样,蜂鸟没有发达的嗅觉系统,而主要依赖视觉。蜂鸟的许多骨骼和飞行肌都已适应空中悬停和高速机动的飞行。它们是唯一一种能真正悬停和前后飞行的鸟类。在世界上分布于拉丁美洲,北至北美洲南部,并沿太平洋东岸达阿拉斯加。
蜂鸟为昼行性鸟类,白天寻觅食物,觅食高峰在黎明和黄昏。蜂鸟前进时速可达45公里,心跳同样快速,由休息时的每分钟500-600次到活动时的每分钟1000多次。由于较高的新陈代谢率和主动飞行的消耗,蜂鸟要用70%的时间栖居休息。强烈的好奇心会驱使它们把色彩鲜亮的物体当作食物一探究竟。为在寒夜节省能量,蜂鸟会进入蛰伏状态,它们的体温在蛰伏期下降20-30℃,心跳降低至每分钟50次,呼吸也变得不规则起来。
虽然说蜂鸟目前大多生活在中南美洲,在南美洲也曾发现100万年前的蜂鸟的化石,因此科学家认为蜂鸟是源自更新世。然而在德国南部科学家却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蜂鸟化石,距今已有3000多万年的历史,由此可知,蜂鸟的祖先远在渐新世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由于蜂鸟的体型太小,骨架不易保存成为化石,它的演化史至今仍是个谜。
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小的鸟分别是什么
非洲鸵鸟(学名:Struthio camelus)属鸵形目鸵鸟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成鸟身高可达2.5米,雄鸵鸟体重可达150千克。像蛇一样细长的脖颈上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上面有一张短而扁平的、由数片角质鞘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嘴,主要特点是龙骨突不发达,不能飞行,也是世界上现存鸟类中唯一的二趾鸟类,在它双脚的每个大脚趾上都长有长约7厘米的危险趾甲,后肢粗壮有力,适于奔走。
最小的鸟是蜂鸟!吸蜜蜂鸟(学名:Mellisuga helenae)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温血动物。身长约 5.6~6.5厘米,包括了嘴及尾羽的长度(通常嘴和尾羽会占总身长的1/2)。体积比虻还小,粗细不及熊蜂。平均体重约2克,比一枚硬币还轻,卵重0.2克,和豌豆粒差不多。喙细长如针,舌头则如一根纤细的线。雄鸟上身为有光泽的蓝绿色,喉鲜红色,喉颈部有彩虹色横向羽状,腹部为白色。雌性体型略小,基本上上体为绿色,下体浅灰色,外侧飞羽为白色。吸蜜蜂鸟与其他蜂鸟相比,看似丰满矮胖,如同闪亮的小宝石。
评论列表
文章内容十分详尽,涵盖了关于世界最大和最小鸟的全方位知识,从形态、特点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解析,,文章条理清晰,,专业知识丰富且易于理解非常适合鸟类爱好者或求学者阅读参考学习。,总体值得推荐!
这篇文章对于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小的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内容丰富、表述准确,特别是使用了精美的插图和小贴士增加了趣味性同时也为作者准备写的基于修改的请求过程提问设问的定性初步提纲建立了生动的背景故事概念描述!总的来说是一本很出色的文章资料整理十分详细适合所有喜欢鸟类研究的读者阅读参考学习借鉴了解世界之最的常识知识值得推荐一读哦👍
文章内容详尽,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鸟非洲鸵以及世界上最小的蜂鸟的体型特征、生活习性等,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对于各种的罗列很有层次感很好查阅已给出非常满意的好评回复内容如下:
很好的一篇文章!内容丰富详实且条理分明使我对这两种鸟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文中分段解说使人便于查看浏览之余满足感极强欣赏价值极高希望能多多推荐类似有意义的科普知识分享给广大读者群体受益匪浅评价相当高也提出了日后对你的内容的更多期待希望得到长期的有价值的阅读与学到相关见闻注意言行的一致性当对事物有所感触时请继续发表你的见解与看法谢谢作者的精彩呈现并期待您的后续佳作继续努力加油哦相信您的科学态度有助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践行愿意以好奇眼光及开敞心胸共享自身的小发现大道理文字饱满展现我们人类社会大自然的复杂奇妙深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非常同意您客观的观点非常值得肯定的一篇优秀好文评论不错我认同此文希望持续传递有价值的内容给我乃至社会向普及和尊重生命科学的知识进步致力于公共知识与观念的增长之路启迪大众的思路与爱大自然的心作者写得非常有深度和内涵通过阅读收获了满满的喜悦感受值得期待并且努力带来高质量的新创作”。
这篇文章对于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鸟类的介绍非常详尽,内容准确且易于理解,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并详细描述了不同种类的鸟的体型特征和特点等细节信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使我们对相关鸟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受益匪浅!
该文章内容丰富详尽,介绍了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鸟的相关信息,对于想要了解鸟类知识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意义 ,尤其是详细介绍了非洲鸵鸟的巨大体型特点以及蜂鹅、吸蜜蜂等最小型的鸟儿的特点与区别之处 ,让读者受益匪浅的同时也非常有趣味性!
文章内容详尽,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鸟非洲鸵以及世界上最小的蜂鸟的体型特征、生活习性等,文章结构清晰明了且图文并茂使得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易理解!
文章内容详尽,介绍了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鸟的相关信息,对于想要了解鸟类知识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并且信息准确度高是其优点所在之处;同时图片和文字的结合使得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也非常值得称赞👍另外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都非常出色给阅读带来了很好的体验感受获益颇丰有待进步!!
文章内容准确详细,对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阅读文章可以了解到非洲鸵鸟的巨大体型以及蜂鸟类的小鸟形态和生活习性等知识点相关知识丰富详尽的呈现出来很棒👍!希望继续更新更多有关自然界奥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了解自然世界的美妙之处❤️
文章内容详尽,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鸟非洲鸵与最小的鸟类蜂鸟的详细信息,写法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被文中探讨最小黑安分享的知识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