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纸之乡是什么地方 川蜀之地

小编 游戏攻略 2

本文目录

  1. 蜀纸之乡在哪里
  2. 蜀纸之乡是指什么地方
  3. 蜀纸之乡指的是哪里
  4. 蜀纸之乡在那地方

蜀纸之乡在哪里

“蜀纸之乡”是指中国四川省宜宾市。

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竹纸制造基地,也是中国最早的竹纸制造中心之一。其竹纸制造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

宜宾市的竹纸制造工艺非常精湛,被誉为“中国竹纸之乡”。南部县的竹纸是由当地的毛竹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成的,其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挑选、切割、浸泡、煮熟、捣制、晾晒、磨光等多道工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捣制工序,需要手工捣打竹浆,使其变得柔软、均匀,然后再用细密的竹篾制成纸张。

宜宾市的竹纸质地细腻,质感柔软,具有很好的韧性和透气性。它的颜色有白色、灰色、黄色、淡蓝色等多种颜色,适合用于制作书画、绘画、字帖、印章等艺术品,也可以用于制作高档礼品包装、文化用品等。

蜀纸之乡是什么地方 川蜀之地

竹纸的用处:

1、书写

竹纸是我国传统的书写材料之一,具有纹理清晰、质地细腻、耐久性好等特点。在古代,竹纸是官员写信、诗词、书画的常用材料,也是学生写字、练习的主要纸张。

2、绘画

竹纸因其纹理清晰、质地细腻、韧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绘画领域。在古代,许多著名的书画家都喜欢使用竹纸作为绘画材料,如宋代画家米芾、元代画家吴镇等。

3、印刷

竹纸是我国古代印刷的主要材料之一。在唐代,中国已经使用竹纸进行木刻印刷,而在宋代,则开始使用竹纸进行活字印刷。竹纸因其柔韧性好、不易断裂、质地细腻等特点,逐渐成为印刷领域的主要材料。

4、包装

竹纸因其轻薄、韧性强、透气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包装领域。在古代,竹纸被用来包装礼品、书籍等物品,以保护其完整性和质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竹纸

蜀纸之乡是指什么地方

蜀纸之乡是指乐山市夹江县。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坐落青衣江岸,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古法造纸技艺前史的当地。这儿出产的夹江书画纸被张大千赞为“国之二宝”,与安徽宣纸齐名。夹江竹纸前史悠久。早在唐宋年间,夹江手艺纸就因其品种多、品质优、产值高而名扬海内外。夹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夏为梁州之域,汉为巴蜀之地,隋开皇(公元593年)建县,因城西北有“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自然形胜而得名。清康熙年间,夹江竹纸被御点为“贡纸”,在乾隆年间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

夹江县旅游景点推荐:

1、磁佛寺

磁佛寺即古拔云山庵,叫作界牌镇。明朝洪武年间,拔云山庵的慧光老和尚募化集资,在江西景德镇烧制。佛像通高2.47米,色泽光润,形态庄严,佛座千叶莲花,身缀千佛莲衣,是根据梵刚经“一花一世界,千叶千如来”这句话的意思塑造的。

2、千佛岩

夹江于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93年)建县,因城西北有“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自然形胜而得名,而夹江千佛岩景区正是位于夹江县城西3公里“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地方。

3、夹江万佛寺

万佛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佛教古刹。万佛寺与华阳二江寺、华阳通济桥、道教万缘宫、古蜀古城墙并称老华阳古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夹江竹纸制作技艺

蜀纸之乡指的是哪里

乐山市夹江县。

乐山市夹江县有“蜀纸之乡”的美称,蜀纸的成品非常具有特点,它厚度薄且均匀,韧性强,质地柔软,可以用于书法、绘画、剪纸等多种艺术表现。在中国文化中,蜀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四川地区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代表着一种追求卓越和追求精湛技艺的态度。

蜀纸是一种特殊的纸张,它的历史和制作过程非常繁琐,但是其特殊的制作工艺和成品的坚韧特性,使它成为了一种珍贵的文化瑰宝,蜀纸,又称“薄脆纸”,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纸张。它的特点在于制作工艺独特,所使用的材料及最后成品的厚度和韧性都非常出色。

夹江县地形地貌

夹江县地处峨眉山东北麓,为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峨眉山中山区的过渡地带,县境西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岭属峨眉山余脉;中部青衣江流域为河漫滩地和谷地,青衣江在千佛岩处最窄,上游有木城大坝,下游有云甘大坝;东部为丘陵和台地。

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构成山地、平坝、台丘分明的地貌轮廓。夹江县最高点为歇马乡斗笠口,海拔1451米(1997年县界勘界图),最低点为甘江镇青衣江出境处,海拔380米。

夹江县山、丘、坝各约占三分之一。西部的低中山面积34.94万亩,占夹江县面积的31.12%;中部、东部的台地和丘陵面积37.33万亩,占夹江县面积的33.25%;木城大坝、云甘大坝和金牛河大坝面积32.95万亩,占夹江县面积的29.35%;另有自然水域面积7.04万亩,占夹江县面积的6.28%。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夹江县

蜀纸之乡在那地方

夹江

日前,夹江县集中在界牌镇青江村的16口造纸蒸锅安装调试完毕,开始实行“集中制浆、统一治污、分户造纸”的方式蒸煮造纸原料。备受瞩目的夹江手工造纸污染问题彻底解决。以“贡纸”和“大千书画纸”享誉海内外的夹江宣纸走上了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声名渐隆话昔日

夹江手工造纸始于唐朝,造纸户分布于县境内西北部青衣江两岸的茂林翠竹中。明清时进入兴盛时期,全县纸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夹江宣纸具有“肌细、油嫩、铁板(绵韧)、洁白、做手(整选)”五种特色,浸润吸水性能好,保留墨色效果极佳。在清代,其“长帘文卷”和“方细土连”二纸曾被康熙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夹江也因此有了“蜀纸之乡”的美誉。

抗战期间,国内主要产纸区相继沦陷,夹江成为大后方纸张的重要产地,年产纸量高达8000余吨。大后方的报刊、书籍、书画多数用夹江手工纸印刷。

1939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在马村乡石堰村与大槽户石子清的儿子石国良商量,对国画纸的配料进行了改革,使其增加了白度和拉力。张大千在敦煌三年,所用皆为夹江书画纸,自此,夹江纸在中国纸界名声更隆。1983年11月,为纪念大千对提高夹江国画纸品质所作的贡献,县政府将夹江国画纸命名为“大千书画纸”,并于次年被列为轻工部第一批科技保密项目。

多年来,夹江宣纸在省内外形成成都、重庆、宜宾、泸县、昆明、西安、兰州、太原等8大集散地,夹江手工造纸技师曾多次到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表演,令西方人叹为观止,称之为“东方艺术瑰宝”。

美誉之下续辉煌

近年来,虽然夹江宣纸的产销量有所减少,但仍有以马村乡许安付、马正华、杨占尧三大造纸户为首的槽户支撑着“纸都”旗帜。据粗略统计,现有纸农1万多人,造纸作坊1000多家,年产各种手工纸约4000吨。与安徽纷争国画纸天下,在海内外仍保持着美誉。

夹江的造纸业集中在马村乡,该乡现有纸槽500架,从业人口约6500人,约占总人口的50%,年造纸产值约3800万元。近年来,为提高生产率,缩短造纸周期,纸农纷纷淘汰原始的黄锅制浆,改为蒸锅制浆,对环境污染程度增加,影响了马村河流域群众的生产生活。

既要把手工造纸这一民族技艺继续发扬光大,又要切实保护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对该县手工造纸极为重视。以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夹江县马村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乡镇和部门,落实了“集中制浆,统一治污,分户造纸”的工作方案。县财政投入近300万元资金,把马村乡及其余乡镇现有的造纸蒸锅全部搬迁到界牌镇青江村,集中安装、调试和制浆。夹江县阳洋纸业有限公司投资2083万元实施环保治污技改,集中制浆产生的废水由管道输送到阳洋纸业进行集中治理,进而建立统一的制浆、治污系统,纸农购浆分户造纸。

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合作,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搞“国画纸增加拉力提高质量”科研项目,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出各种规格和系列的宣纸。马村乡造纸大户马正华与雕刻师马文志合作,将传统的木刻水印用于国画纸,在两尺条屏、四尺条屏上淡印出各种古色古香的花纹、吉祥鸟禽、瓦当等图案,深受国内外书画人士的喜爱,其印花条屏价格比原纸高30%以上,年销量从1998年的40余刀到现在5000余刀。马村乡方沟村陈文祥在手工纸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研制出“笺”纸系列,使纸的品位和价格大大提高,无论色彩、花纹,深受市场好评。

借今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陶瓷节、打造千佛岩景区、马村水库综合开发等平台,夹江又将纸业发展融入旅游综合开发之中,以农家乐休闲、旅游观光等形式,带动造纸文明的发扬光大和纸业的兴旺繁荣。同时,成立纸业和制浆合作社,联合数以万计的单户纸农,聚散为强闯市场,抢占纸业发展制高点。

发布评论 1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4-12-20 21:52:48

蜀纸之乡的夹江县不仅是手工造纸技艺传承的象征,更是在注重环保发展下不断推陈出新、繁荣发展的代表。

2024-12-20 21:55:53

蜀纸之乡夹江县的手工造纸技艺精湛,历史悠久,近年来通过集中制浆、统一治污等措施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并推动了纸业的发展繁荣。,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4-12-20 21:59:01

蜀纸之乡夹江县的手工造纸技艺精湛,历史悠久,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环保治理的同时保护传统工艺发扬光大值得称赞!

2024-12-20 22:02:11

蜀纸之乡夹江县的手工造纸技艺精湛,历史悠久,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环保治理的同时还注重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并重振该县手工造纸业的发展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瑰宝发扬光大值得称赞和支持期待未来能够不断创新发展保持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并走向世界舞台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4-12-20 22:05:14

对于夹江县蜀纸之乡的发展情况,我感到十分赞叹,该地重视手工造纸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并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为此感到欣喜期待未来更多的传承与创新更好地促进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此美好的未来!

2025-02-08 01:54:07

蜀纸之乡夹江县的手工造纸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政府采取的措施对于保护这一传统工艺及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025-02-08 01:57:09

蜀纸之乡夹江县的竹 纸文化古老且精湛,通过集中制浆、统一治污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02-08 02:00:15

蜀纸之乡夹江的手工造纸技艺精湛,历史悠久,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方式和技术革新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集中制浆、统一治污政策的实施使得这一古老工艺得以继续发扬光大同时保障可持续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借旅游发展促进纸业兴旺繁荣的策略也很成功,既能宣传保护文化遗产也能提升经济和文化效益最大化相得益彰贡献非常显著!

2025-02-08 02:03:21

蜀纸之乡夹江县的手工造纸技艺精湛,历史悠久,近年来通过集中制浆、统一治污等措施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并推动了纸业的发展繁荣。东方艺术瑰宝美誉之下续写辉煌篇章值得传承与发扬!

2025-02-08 02:06:24

蜀纸之乡夹江,传统造纸技艺与旅游开发的完美结合。